http://www.msf.org.hk/big5/home/index.php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國界醫師組織



無國界醫生是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。自1971年成立以來,致力為戰亂、天災和疫症的受害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,也為一些醫療設施不足的地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,並協助它們重建醫療系統以達至自給自足。

無國界醫生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工作。每年,逾3,000名來自60多個國家的志願人員,包括醫生、護士、後勤專才、食水衛生工程人員及管理人員,前往不同地方參與人道工作。1999年,無國界醫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。

醫療援助與人道見證
無國界醫生的目的,在保存傷病者的性命,減輕其痛苦,並維護他們生而為人的尊嚴,及致力協助病弱者重建自?的能力。醫療援助和人道見證,是無國界醫生工作之中,二而為一的兩個重要成分。

醫療援助除救傷扶危、防治疾病外,必要時也包括提供糧水、衛生設施與臨時居所等援助。

無國界醫生力求提高各方對危難中人群的關注。身為目擊者,無國界醫生認為成員及組織均有責任作匯報,透過私下游說或公開倡議,改善危難中人群的處境。如目睹違反人道的事件,無國界醫生會挺身作證,以期透過國際壓力,挽救更多的性命。

財政獨立
為保持組織運作的獨立,無國界醫生堅持大部份經費來自社會大眾的捐款。私營企業、基金會及國際組織也有資助部份項目。無國界醫生確保八成或以上的捐助會直接用於救援工作。

歷史

無國界醫生於一九七一年由一群剛自尼日利亞歸來的醫生所創立。他們參加了紅十字會於該國比拉夫的醫療救援行動,目睹了紅十字會如何遭尼日利亞當局拒諸門外,令戰爭中的傷者得不到應有的治療。

紅十字會的宗旨建基於四條日內瓦公約。而日內瓦公約是為了規限二次大戰以降的現代戰爭而簽訂。總括而言,紅十字會往往不能提供及時的緊急醫療援助。

由於在比拉夫體驗過提供援助的困難。這群醫生決意成立一專門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的人道救援組織。此組織將會是一非政府,不受制於任何政治、制度所影響的獨立團體。

無國界醫生的創立者們相信所有人皆有獲得醫療救援的權利,此一需要跨越國界,亦更重於國家的規限。無國界醫生憑此信念成為首個既提供緊急援助,亦為處於危難的人們作公開見證的中立組織。


由於不斷的天災人禍,令需要援助的難民不斷增加。無國界醫生亦因此迅速發展。我們參與世界各地緊急事故的救援工作,並建立起龐大的志願醫護人員網絡。

法國無國界醫生的成功促使了歐洲其他無國界醫生的成立。比利時和瑞士辦事處於一九八零年成立、而荷蘭與及西班牙辦事處則相繼於一九八四年及一九八六年成立。而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則成立於一九九四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rpleG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